赤水市:四维联动织密网 温情救助暖民心
赤水市民政局践行“民政为民、民政爱民”工作理念,构建“全面巡查、快速响应、温情救助、精准安置”四维工作体系,有效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权益。
一、全域巡查无死角,织密防控安全网
建立“三级联动”巡查机制,市级层面由救助站每日开展2次重点区域巡查,公安和综合执法部门将流浪乞讨人员巡查列入工作任务范围;镇级层面由派出所、综合执法部门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纳入日常巡逻范畴;村级层面发动社区工作者、志愿者对桥洞、废弃厂房等重点区域实行“日报告”制度。采用“错时巡查+突击检查”模式,在节假日、极端天气等特殊时段启动应急巡查预案。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项巡查480余次,实现城区巡查全覆盖。
二、快速响应高效率,打造救助服务圈
建成“1+3+N”应急联动机制,以救助站为枢纽,联动公安、综合执法、卫健等3个职能部门及N个社区,构建快速响应网络。设立24小时救助热线,建立“发现-报告-处置”闭环流程,确保15分钟内到达现场。2024年以来通过联动机制妥善处置突发救助事件3起,其中成功救治危重病人1例。
三、温情救助显关怀,搭建心灵避风港
在救助站设立“温馨驿站”,配备标准化住宿区、医疗室、心理疏导室,提供“五个一”服务(一套新衣、一顿热餐、一次洗澡、一份档案、一个归家方案)。创新开展“阳光救助”行动,邀请社区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,帮助返乡受助人员重建社会关系。2024年以来开展心理辅导8人次。
四、精准安置促长效,构建兜底保障链
建立“一人一策”动态管理档案,对有劳动能力人员实施“就业帮扶计划”,联合人社部门开展技能培训,推荐至企业就业;对老弱病残群体启动“医养结合”模式,与市人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,对长期滞留人员协调纳入特困供养。2024年以来帮助1名残疾人实现医养结合安置,为2名返乡人员落实户籍和社会保障。
作者:衷维国
一审:赵 源
二审:王军羽
三审:袁光斌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赤水市民政局践行“民政为民、民政爱民”工作理念,构建“全面巡查、快速响应、温情救助、精准安置”四维工作体系,有效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权益。
一、全域巡查无死角,织密防控安全网
建立“三级联动”巡查机制,市级层面由救助站每日开展2次重点区域巡查,公安和综合执法部门将流浪乞讨人员巡查列入工作任务范围;镇级层面由派出所、综合执法部门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纳入日常巡逻范畴;村级层面发动社区工作者、志愿者对桥洞、废弃厂房等重点区域实行“日报告”制度。采用“错时巡查+突击检查”模式,在节假日、极端天气等特殊时段启动应急巡查预案。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项巡查480余次,实现城区巡查全覆盖。
二、快速响应高效率,打造救助服务圈
建成“1+3+N”应急联动机制,以救助站为枢纽,联动公安、综合执法、卫健等3个职能部门及N个社区,构建快速响应网络。设立24小时救助热线,建立“发现-报告-处置”闭环流程,确保15分钟内到达现场。2024年以来通过联动机制妥善处置突发救助事件3起,其中成功救治危重病人1例。
三、温情救助显关怀,搭建心灵避风港
在救助站设立“温馨驿站”,配备标准化住宿区、医疗室、心理疏导室,提供“五个一”服务(一套新衣、一顿热餐、一次洗澡、一份档案、一个归家方案)。创新开展“阳光救助”行动,邀请社区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,帮助返乡受助人员重建社会关系。2024年以来开展心理辅导8人次。
四、精准安置促长效,构建兜底保障链
建立“一人一策”动态管理档案,对有劳动能力人员实施“就业帮扶计划”,联合人社部门开展技能培训,推荐至企业就业;对老弱病残群体启动“医养结合”模式,与市人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,对长期滞留人员协调纳入特困供养。2024年以来帮助1名残疾人实现医养结合安置,为2名返乡人员落实户籍和社会保障。
作者:衷维国
一审:赵 源
二审:王军羽
三审:袁光斌
【下一篇】: 赤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全力护航红军大道美食街“五一”文旅盛宴
- 赤水市:四维联动织密网 温情救助暖民心 2025-04-28
- 赤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全力护航红军大道美食街“五一”文旅盛宴 2025-04-28
- 市工业科技局“三聚焦”构建以旧换新 协同推进机制 2025-04-25
- 赤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多措并举加强燃气安全宣传 拉紧燃气安全防线 2025-04-24
- 柳林率队赴成都开展招商考察座谈 2025-04-08